2016年1月3日星期日

病毒命名應去“禽”字




座談會現場,業內企業家和專家紛紛指出,這次命名疫情對養殖業打擊之所以如此之重,跟禽流感命名不當有關。他們疾呼為“H7N9禽流感”正名,正確的稱謂應是“甲型H7N9流感病毒”。

農業部及全國各地檢測的樣品結果均表明,截至目前,在畜禽養殖場采集的樣品中均未見異常情況。在病源病理傳播途徑等均未搞清楚的情況下,將H7N9流感病毒命名為禽流感並不科學,准確的名稱應該是“甲型H7N9流感病毒”。由於一個“禽”字使人將H7N9流感病改名毒與雞產生聯想,肉雞產業因此受重創實屬“冤枉”。

“活禽市場上的雞主要來自散戶飼養和放養散養雞場。由於活禽市場做不到日日清理,各種禽類混養公司命名,很容易造成病毒的感染變異。但是,規模型養殖場的肉雞是封閉飼養的。在小雞成長的40多天裡,連飼養員也是在全面消毒‘淨身’後在雞舍內全程照顧小雞,其間不得外出。外人更是無法進入養殖環節。”山東省H7N嬰兒命名9禽流感防控專家組組長、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崔治中指出,活禽市場檢出了病毒而養殖場肉雞未檢出,恰恰證明活禽市場中的病毒並非來自於養殖場。所以,消費者對來自正規渠道、經過充分加熱的肉雞食品可以放心食用。

“有些報道中明明說是在新生兒命名活禽市場檢出病毒,並未在養殖場檢出,但電視鏡頭卻停留在養殖場的白羽肉雞頭上。這自然會導致市民誤解。”老板們無不對此表示無奈。他們稱,雖然只是一“禽”字,卻連累了整個肉雞養殖行業。“這無異於野鳥得病,小雞擔罪,手指頭感染,鋸了大腿。”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